Close modal

责任区教研:重新调配供需关系

针对当前区域教研中普遍存在的教研主题“一刀切”的弊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教师意识到应该让区域教研更多地关注教师个体成长需求。我们开展的责任区“菜单式”教研模式,尝试把确立教研形式、教研内容的权力还给教师,使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真正做到教研活动以师为本。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尝试建立由多家幼儿园共同组建教研共同体,实行责任区教研。因幼儿园办园性质不同,教师年龄结构、工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那么,开展责任区教研务必要敢于创新,精做内容,关注个体。

“菜单式”教研的切入:关注需求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切教研都应以教师为中心开展。责任区“菜单式”教研要从根本上改变,使教师由被动接受“指令性”,转变为主动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首先调查教师对教研的需求。

那么如何捕捉到教师的需求呢?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

一是观察法。观察教师在实践中的教育行为和遇到的困难,这样管理人员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教师对区域教研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问题和困惑列出当前急需得到教研帮助的内容。

“菜单式”教研的关键:体现自主

为了让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就要引导教研工作室组织各园教研管理人员尝试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教研模式,由以往的“统一”走向期望的“自主”。

一是教研内容。研究什么,由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填写《“菜单式”教研活动申报表》提出书面申请,吸纳各园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对申请表进行分类和层级分析、汇总。制定每月“教研菜单”,内容充分体现差异性、实用性、针对性。

二是教研方式。怎么研究,要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灵活的教研方式开展研讨活动。以下推荐我们在实践中尝试的四种方式:

观摩式研讨。对于新教师群体,由于他们对于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班级家长工作的开展情况缺乏经验,针对这一类教师我们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面向责任区全体新教师进行带教指导,为新教师提供观摩学习机会。

辩论式研讨。对于青年教师群体,需要更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总结经验,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反思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以小组辩论形式,进行思维碰撞,帮助教师梳理正确的教育理念。

学习式研讨。这一方式是指管理者在明确了教师需求后,邀请教育专业人士或在某些方面有精深经验的教师,为有需求的教师进行“充电”,引导教师从以往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吸取养分的过程。

体验式研讨。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不知道关注幼儿什么,很难体会作为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做法,不知道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常常抱怨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体验,可以让教师换位思考,真正体验幼儿及家长面对问题时的思考角度,使教师觉察到自己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是否合适。

三是教研时间。“菜单式”教研活动时间相对可以灵活安排,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带班情况,以及“教研菜单”时间、内容、形式自主选择,保证业务学习的同时可避免因教师参与教研而干扰正常的保教工作。

片断时间研讨。幼儿园工作忙碌且琐碎,教师每天要面对众多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必须考虑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更多有效的活动。将一些不用集中面对面解决的问题,利用片断时间研讨。例如,在中午教师守睡的时间进行网络研讨,不过多占用教师正常教育教学时间。

集中时间研讨。为保证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针对一些观摩式研讨、学习式研讨,我们保证每周有一次集中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时间,使一次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价值,在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菜单式”教研的保障:流程管理

“菜单式”教研模式是保证教师研究的多样性、稳定性而寻找的一种途径,在实践中我们也采取了流程管理方式。

“菜单”研制。提前调研,通过申请表了解每一位教师的需求。责任区吸纳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针对申请表需求进行分析。

“菜单”预约。我们提供“教研菜单”后每月公布在工作群中,各园教研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长项认领教研主题,教研工作室完善每项“教研菜单”表的具体时间和负责人,然后,教师根据需求和时间进行选择。

“菜单”管理。每次教研活动,需有详细教研方案。教师必须带着思考和准备参与研讨。每次参与教研要进行登记和考评,教研活动结束要分享收获。由负责人收集整理研讨资料。管理人员收集优秀教研案例,收集研究成果。

责任区“菜单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满足了教师参与研究的兴趣,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教师们参与研讨更加积极主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教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得到提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