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个案分析

《指南》制定的目的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这表明,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要以幼儿的现实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一个幼儿获得全面的、基本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幼儿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各种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觉得孩子多才多艺、知识能力强就可以赢在同批孩子的起跑线上,而去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经过对全园在园幼儿调查发现,由于我园辐射范围为农村,大多数幼儿的父母忙于外出务工或者自己经营生意,对孩子只有学习上的要求,幼儿是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带大的,导致幼儿不够独立,生活能力差,卫生意识、各项行为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隔辈带娃,导致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活动中,霸道且缺少合作意识。

但是,幼儿存在这些问题的同时,离开了家长的包办,在班内表现要比在家要好,幼儿乐于尝试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乐于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可见,虽然是家庭生活中的小公主、小王子,但是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都能受到老师和同伴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揭示了培养良好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单一进行的,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在幼儿的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都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影响,其本身都蕴含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只有两者之间相互合作,统一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幼儿朝着家园期望的共同方向—全面和谐发展。

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姓名:宋桥金   性别:男  年龄:5岁

一、幼儿具体行为特征表现:

2018年中班开学,宋桥金从私立幼儿园转入我班,由于原有幼儿多数是小班升入中班,幼儿情况我比较了解,我将关注重点放到几名新入班的幼儿身上,其中宋桥金引起了我的注意。

宋桥金“自我为中心”情况比较严重,在班级活动中容易与别人发生矛盾,同时攻击性比较强,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比较自我,不如愿时,会对小朋友进行攻击行为,班里很多小朋友都被他攻击过。每次有矛盾冲突后他都会在我和其她老师的提示下向小朋友道歉,但是被他攻击过得小朋友往往因为害怕,不愿意在和他一起玩耍。

同时,宋桥金的规则意识薄弱,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有些混乱。尽管如此,宋桥金身上也有着他的闪光点,平时礼貌待人,会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告别;非常认真,学习兴致特别高涨,活动课时踊跃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都非常优秀。

二、家庭情况:

在对宋桥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之后,我与宋桥金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宋桥金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承担主要教育和生活抚育的都是孩子的奶奶。长辈带孩子,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很疏忽,往往孩子有错也不会去批评指正,孩子散漫习惯了,缺少规则意识。同时,家长的教育理念片面,认为孩子只要学知识就很好,所以在宋桥金不足龄、未入过园的情况下,越级直接送入了私立幼儿园中班进行学习。班内孩子都比他大,老师对行为习惯的要求不严,为孩子的常规没有约束,导致了很多孩子遇到矛盾是不会解决,往往选择暴力,老师也没有针对孩子们的这一行为进行引导、指正。回到家,奶奶也总是会让他“打回去!”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宋桥金养成了攻击意识,往往在发生矛盾的初期,怕受到伤害,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主动攻击其他孩子。父母也从未在这方面引起过重视。

三、目标

了解了宋桥金的具体情况后,我和配班老师根据他在园的情况制定了目标:

1.帮助宋桥金克服急躁、容易激动的情绪,帮助他逐步的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排解情绪,与同伴交往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合作、分享意识,遇到矛盾可以用正确的办法解决。

2.帮助宋桥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知道遵守班级纪律,关心他人,主动为其他人提供帮助。

四、具体措施

1.及时的言语的鼓励和激励。

在一日生活之中,教师不断利用言语提示和鼓励,引导宋桥金积极主动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他的进步及时进行肯定,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有一天,在小朋友排队的洗手的过程中,胡乃骞打开的水流过大,水撒了一地,我赶紧拿着吸水拖把走过去,把地上的水渍拖干。宋桥金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拖地啊?”我告诉他:“如果地面上有水的话,小朋友不注意会滑倒摔伤的。”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离开了。   过了好几天,在小朋友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撒了水,我刚准备去拿拖把,就看见宋桥金,主动去拿了拖把把地面擦干净。我问他:“宋桥金,你为什么要拖地啊?老师可以做的。”他搓了搓小手和我说:“老师,你说过,如果地上有水,小朋友会滑倒摔伤的,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想他们受伤。”对于宋桥金的回答,我有些意外,他开始学会关心别人了。我很高兴的表扬他:“宋桥金进步了,知道关心别的小朋友了,如果小朋友知道你在心里关心他们,一定都会争着抢着和你作朋友。”

在随后的课前活动中,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宋桥金,小朋友们也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一阵子中,宋桥金做什么事都很积极,进步越来越大,

2.同伴模仿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宋桥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达成合作模式,共同完成活动。如在搭建区中,我们会请小朋友自己商量讨论搭建的内容,建立合作关系。宋桥金刚开始总是单独自己一个人玩,后来看见小朋友们总是一起商量、一起合作非常开心,也慢慢参与到小朋友们的讨论、搭建中了。

3.环境渗透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要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

比如:我们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谁需要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我们会请他在这里表达他需要帮助的内容,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

在每次开设新区域或者投放新材料的时候,孩子们都想争抢着去玩,但是,进区人数有限,不能一次性满足大部分幼儿需求,这时,我们要求幼儿必须遵守活动规则,客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做到同伴之间的相互谦让等等。

在环境的影响下,宋桥金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已经完全融入到班级生活之中,无论活动课还是活动是都能主动遵守秩序,同时乐于关心帮助其他小朋友。

4.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离不开的环境,通过对宋桥金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宋桥金父母工作很忙,缺乏耐心和细心,没有正确地指导宋桥金与同伴沟通相处的技能,让宋桥金认为攻击别人就可以保护自己。

同时,我们在对宋桥金的家访过程中发现,宋桥金喜欢观看《奥特曼》等武打暴力的动画片,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进行攻击模仿。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宋桥金缺少陪伴,在幼儿园又不知道怎么和同伴相处,往往通过抢别人东西、打人等方式获得同伴的关注……

针对这系列问题,我们与宋桥金父母达成共识,及时联系,掌握宋桥金的变化,对宋桥金在园、在家的状态、对宋桥金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及时沟通,发挥好家长的配合作用;提高父母的科学育儿水平,在家遇事时冷静解决问题,不焦躁、不争吵,为宋桥金树立良好榜样;远离不符合年龄的影视作品,适度观看符合幼儿年龄的动画片;加强父母的陪伴,父母利用下班、周末时间,多陪伴宋桥金,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五、效果记录

经过中班、大班两个学段的努力,宋桥金的攻击性行为已经基本得到改善了,面对矛盾可以冷静处理,自行协商或者寻求老师帮助,偶尔的情绪激动,也是独自跑到一边生闷气,而不是朝小朋友发泄。

行为习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积极的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主动为小朋友提供帮助,关心小朋友,遵守班级公约和班级秩序,经常协助老师分发玩具、领队……

但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偶尔出现挑食等问题,有时也会不午休,我们会利用大班剩余的在园时间,对其宋桥金还存在他问题进行积极引导。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