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结合本届儿童文学奖对近年儿童文学发展现状、成就、经验、问题进行了梳理。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经过黄金十年繁荣发展期后进入了更高水平的繁荣发展。儿童文学不仅承担审美娱乐功能,而且承担传播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各种观念分歧,如何向孩子们讲述人生基本问题、传播价值观这个问题变得尖锐迫切。在艺术上中国儿童文学既要与世界儿童文学对话,也要与世界非儿童文学对话,艺术水准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主张儿童文学应强化精品意识,不要被市场的鞭子抽着走,作家恪守童真、本真,加强哲学素养,用超拔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写作,写出有鲜活生活质感的作品。
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曾八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说,我们赶上了好的时代和机遇,真诚地希望中国的儿童文学永远保持感恩和传承的精神。“要做个有情有义的儿童文学作家。我心中童年的故事也有斩钉截铁的历史,也有可以纳入文学的人性与温馨。在我的写作生命中,文学和历史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以小见大’,‘见微而知著’这些话语的鼓励下。安心而平静地书写着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夸张,不造作。”
获奖作家张炜表示,童心与诗心是文学的核心。儿童文学是文学的入口,是整个文学这架机器的开关,按开这个开关,文学世界灯火通明。写儿童文学是出于生命内部的诚恳和质朴的表达,写好儿童文学难,要酿造而不是勾兑。
在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汤素兰看来,此次参评的儿童文学作品基本体现了近年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尤其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新”质。成人文学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艺术表达的多样化,如《寻找鱼王》。在童话创作方面,有多位新人获奖,汤汤的作品体现了较高的创作起点和较纯正的文学品质。最值得肯定的是,作家们在儿童文学观念的更新和对童年书写的艺术难度方面做出的自觉努力与尝试,以及对文体本身的试验与探索。萧萍的《沐阳上学记》既借鉴了话本小说的传统形式,又适应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交互式和文体的混搭,将童诗、当代儿童生活现场与作家有关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既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创作,又是一次文体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