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孩子变得优秀,多半有一个“优质妈妈”

作家郑渊洁说过:“儿童的成长,可能成在妈妈,败也在妈妈。”相对忙碌热衷工作的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妈妈往往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宝宝成长。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藏着一位“熊家长”


生活中,不时遇到在公共大厅边跑边叫、车子上嚷嚷、拿路人取乐,甚至偷盗毁坏邻居家等各样的“熊孩子”。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楼上噪音:楼上小孩在家里拍球、玩滑车、拖椅子、扔玩具搞得楼下无法生活,可当找到楼上,有礼貌地提出意见后,常听到对方甩出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嘛!”,言外之意就是“你一个大人不要和我家小孩计较了”。


就这样,熊孩子手持“我小我就可以”的“免罪金牌”,越来越放纵自己,直到若干年后,对父母和外人都是一种可怕的存在......


我们从小到大一路走来,都听过“小孩子的恶是很可怕”这句话,比如下面的故事——


◆地铁站台上,女孩开心地玩着玩具,旁边一个小男孩也想玩,女孩不肯,结果就在地铁进站的一刻,男孩跑到那位女孩身后用力一推,差点把女孩推下站台!幸亏旁边的叔叔一把拉住女孩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然而男孩的妈妈看到这一幕,一句道歉都没,直接带着男孩扬长而去。

◆一位三年级男孩被同学甩了一身墨汁,男孩大冬天用凉水冲洗很久也没洗掉,后来变成中度抑郁。而对方妈妈却说孩子“就是有点儿淘”,始终拒绝赔偿对方。

◆还有一个四年级小女生在被同学在水壶里放了8颗泻药,后果可想而知。肇事者被抓后他的爸爸竟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知道那是药”。


......


孩子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走进社会需要恪守规矩,再没人对他这么“宽容”,社会规则会教育他。


孩子更可能受到母亲修养影响


胡适先生在其著作《我的母亲》写道: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妈妈的秉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养育,现代社会,修养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想起了一个事情,春节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宴席坐着两个秉性不同的孩子——其中一个男孩穿着花红柳绿的嘻哈装,不断用筷子敲击碗碟搞出噪音,吃相狼吞虎咽,遇到好菜更像饿狼扑食一样,一边吃还一边讲话,食物残渣喷得到处都是......众目睽睽下,孩子妈妈却像啥都没看到一样,还和旁人聊天。


另一个的女孩从头到尾都很稳重恬静,穿着也朴素得体,等宴席上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动筷之后,她才开始夹菜,年纪不大,用餐却很有规矩,不像男孩一样把吃剩的食物残渣吐在桌上,一片狼藉,而是一开始用一个碗来装,并用一块餐巾纸盖住,同桌有人好奇问女孩为什么这样,女孩说“服务员收拾桌子的时候就方便了,不用担心被鱼骨扎到手。”说完还对旁边的母亲笑了一下,这才发现女孩的母亲也在做着同样的举动。其实生活中常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却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程度,也可以看出孩子家长的修养水平。


妈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王淑贞(1897—2003),江苏如皋人,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42岁时丈夫不幸遇难,她便独自撑起了一个家:做佣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同时做几份工,把13个孩子培养成人,在她的言传身教下,13个子女成为了13个博士,是教育史上不小的奇迹。


虽然王淑贞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她正直、乐观、坚强、善良的秉性,可以为孩子带来足以影响一生的正能量。


从细节可以发现,多数成功人士谈到成功原因,或多或少都有谈到母亲:


◆赫伯特: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林肯:我的一切都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

◆蔡元培: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更多。

◆华盛顿: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


但是,经常被母亲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母亲否定的孩子,变得自卑;经常被母亲忽视的孩子,越来越封闭和压抑......


有一个好的爸爸,是对一个家庭的主要财政负责;有一个好的妈妈,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是三代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