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应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我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本真恰是让幼儿园的课程充满游戏精神,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的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则从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教师队伍等方面为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管理体制 课程 资源库
一、完善制度,实行分层次的管理体制
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较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幼儿园各项工作取得最优效果的有力保证。我园始终秉承“与家长温暖同行 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办园理念,打造以“自主体验 快乐成长”为目标的活动课程与环境,以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向管理要质量,不断提高保教水平。说到管理,我园的管理机构网络是园长、书记负责全面,同岗同责,一岗双责。园长主抓行政事务,书记主抓党建,下设副园长、园长助理、电教、保健、财务等。党支部负责党委委员、团支部、工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宣传、师德师风建设;副园长主管各业务主任,如教科研主任、常规管理主任、信息资源主任、片区主任;各业务主任主管各年级组长,各年级组长管理各班专任教。幼儿园各个部门都是这样层层递进,管理到岗到人。每学期开始,层层填报工作清单,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师德师风承诺书,重申幼儿园各项奖惩制度,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心中有原则,即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明确教育无小事事事做楷模。
下面是组织机构网络图:

有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我园作为省课程游戏化的项目园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开启改革新航程,探索星幼发展新思路。
二、问题诊断,深入探索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
首先梳理出存在的弊端,诊断出问题。
1.幼儿一日作息时间的安排存在问题
幼儿在园时间都是统一安排,环节细致,精确到分钟,幼儿自主的空间和时间非常有限。
2.幼儿园环境创设单一
幼儿园环境创设只注重整洁、有序、美观以及它的教育性,教师大多是根据自我喜好考虑环境创设,忽略幼儿的介入。对于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忽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性。户外环境功能单一,没有挑战性和探索性。
3.管理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幼儿园统一安排,逐级传达,教师处于一种被监督、被检查及被评价的被动地位,教师对幼儿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高控。幼儿园也没有为教师提供更大的自主创新创造的空间,同样,教师也不敢放手给孩子。
4.课程设置采取拿来主义
我园的课程设置存在思维定势、惯于照搬,疏于研究的问题,幼儿的活动多采用集体、统一操作等方式。教师就教材而教材,把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生活环节,不能及时看到孩子的需要。教师面对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有很多顾虑,不够大胆打破格局。
针对问题进行反思,怎样打开局面快速的深入到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来,那么首先就要转变观念。引导教师在理论中实践、在学习中探索,学习领会“六大支架”的要求,明确《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其次就是借力发展,特邀市基教处韩莹主任、市教科所李艳主任、李红雷主任等专家来我园指导工作,加快教师深入领会课程游戏化精神,搭建课程游戏化框架,明确了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本真。同时我们和徐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煤建路幼儿园形成“手拉手结对子帮扶”,各部门人员均结为影子帮扶对象,以此达到快速提升教育观和儿童观。
三、还真教研,落实课程游戏化建设内容。
1.调整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首先成立以业务园长牵头,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审议领导小组,各年级组每周一三五下午进行课程审议。以《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主线,根据本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个体差异、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等,共同审议梳理教材中的主题内容。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摆脱对教材的过度依赖和全盘照搬现象,将《指南》的目标体现在活动中,使主题活动真正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组织老师们及时总结和反思,将主题实施的一系列材料:原计划、调整后的计划、调整原因、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生成的课程以及预设的课程等,整理上交到课程资源管理中心,为下一步课程研究积累资料。
再次,推行开放式课程管理形式,鼓励老师根据自然变化、环境变化、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等灵活地生成课程。
举例:大班生成课程《有趣的报纸 》
大班敏敏老师整理教室时发现一些废旧报纸,没想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有的拿着报纸假装认真地阅读,有的把报纸叠成小飞机,还有的把报纸团成了纸球……课程审议时敏敏老师就这个发现和大家展开了研讨,孩子对报纸这么感兴趣,我们该怎样引导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发现孩子们对于“报纸”感兴趣的话题,老师们鼓励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报纸”。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报纸,萌发了很多兴趣点,老师们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了《有趣的报纸》这个主题活动的搭建和创设计划。将孩子们的想法渗透到班级区域里,希望通过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提供,支持孩子们的需要。同时老师针对收集的资料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了主题学习网络和目标,引导孩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在《有趣的报纸》主题活动的学习中,孩子们经历了丰富多彩的探索和体验,孩子们通过自己做游戏计划、预设游戏玩法、自主参与游戏,提升了他们游戏的计划性和自主性,在快乐的学习中,孩子们的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有了持续性的进步。以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引发的游戏活动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更丰富了我园的课程内容。
2.提高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能力
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为助推教师成长,我园积极开展领雁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以研训一体的模式开展系列活动。在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活动中,多次组织教师现场观察、现场教研,讲述观察小故事,学习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我园坚持科研创新,切实做到以课题研究促教学改革。2017年省教科院课题《幼儿园发展规划》以及市“十三五”规划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均已经立项正在研究中。
3.关注生活环节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
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我园着重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如全园自主入园、小班幼儿自主点心,中大班幼儿自主进餐等,孩子们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分享、轮流、排队、秩序等内化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对幼儿自主入园、自主进餐活动的实施,以此引发教师体会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同时把这个认识迁移到其他生活活动中,如盥洗、离园、午睡等等,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4.建立课程资源库
我园建立的园所信息资料内容详实。派有专任教师承当资源库管理员,资源库设有三室,我们首先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分类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为:人力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教师资源和家长资源)、周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主题活动资源(包括小中大班主题活动、教师优秀活动、科研课题、幼儿园各项活动)、教学资源(包括教玩具、办公用品、教参用书、打击乐器、服装和道具)、图书资源(包括幼儿图书、教师图书、主题活动绘本图书、自制绘本)、废旧资源(包括纸盒纸箱、瓶瓶罐罐、果壳、贝壳、蛋壳、树叶树枝、各种石子等低结构游戏材料)和其他类的7大类别。资源室1又划分为主题课程资源、艺术课程资源和生活课程资源等,主要提供各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物品、服装道具和主题资源包等;资源室2主要是罗列摆放了游戏课程资源所需要的各种低结构材料和自然材料;资源室3则是各种区域游戏所需要的大型材料的补充。根据各班主题活动需求、定期分布资源库新增资源信息,帮助班级及时将资源运用于课程实施中,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四、师生受益,来源于对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探索
对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探索我园师生都受益匪浅。教师的理念得到了转变、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幼儿学习品质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加强,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表现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怀着敬畏的心,希望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以尊重个体生命、张扬自由个性为价值取向,立足儿童,融合各方面元素,追求生命本真,朝着综合化、生活化、游戏化、个性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国家指令性文件 2012年10月9日颁布 发行单位国家教育部
(2)《着眼发展科学保教》编写组虞永平教授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49页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