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娃娃家,还应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规划,以求班级游戏区域环境的整体和谐。班级环境特点包括班级的空间划分、整体色调、物品摆放等,
它既受园所的硬件设施的制约,同时也融合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审美内涵。注重娃娃家环境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满足各种幼儿的不同需要。
1. 班级整体环境的生动与和谐
娃
娃家环境与班级整体环境的和谐很重要,有的班级色彩感很强,趋向冲击力,有的班色调偏向静谧,感觉温馨;有的班级布艺运用较多,辐射家的感觉,有的班级小
饰品丰富,显得特别可爱;有的班级秩序感很强,显得条理,有的班级布置错落,有层次感。那么我们在布置娃娃家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班级风格,将整
体风格延续到娃娃家,有呼应有衔接,一气呵成之感。从一个小小娃娃家中窥见整个班级风貌。应避免突兀等不和谐感。
2. 区域选择的科学与别致
幼
儿园大部分班级都是比较方正的,在规划游戏区域时只要合理科学,便于幼儿游戏即可。比如娃娃家比较适合与商场、点心店等近些,方便购物,与美工区、阅读区
相对远些,避免干扰。但如果班级是不规则状,或是有一些小角落、小院落等,我们在设计时,就不妨充分利用好这些小角落,精心设计,将娃娃家布置得别致有趣
味,更多吸引幼儿参与其中。比如有个班级是由多功能室改建的,班级面积较小,但有个较宽的拐角,教师就利用拐角的优势,巧妙地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娃娃家。由
两个墙面夹角而成的一个小天地,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小世界。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凸显无遗。

3. 教师的审美、特长的有效融入
走
进班级环境,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风格,而在小小的游戏区域中,我们更能在其中的细节上,体会到教师的个人审美趋向和特点。整洁的分层储物箱、小圆桌上的一
块小花布、放置小物件的饰物盒、可爱的小竹篮子………游戏中的幼儿畅快地在娃娃家操作舒适、活动便捷、感觉享受,真正享受家的温馨。不难看到,在娃娃家这
个“家”的布置上,是我们投入智慧、创意和别具匠心的地方。
4. 已有物质条件的改造与拓展
因
为园所硬件条件、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也会碰到创设环境中一些难题,比如场地和桌椅大小不合适、已有小物品的不足、物品损坏等。在向园所申请的过程中,
我们不妨尝试自己来用妙思加巧手进行改造。拿来一个高低适宜的纸板箱,围上漂亮布艺,就成了幼儿的使用餐桌;方便面桶外加两个柄,就是一个暖锅;一块泡沫
板可插各种串烧,解决了盘子少的问题,幼儿还特别喜欢。娃娃家如场地较大,还可以增加些小滑梯、吊椅、栅栏,给幼儿多样化的游戏设施及经验。可见,有时候
的巧手加工,的确让我们的娃娃家游戏更多精彩和亮点,有利于刺激幼儿积极游戏。低碳加创新,何乐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