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微课作品介绍:

每个人都有一双灵活的手,我们能用手做很多不同的动作和活动,例如写字、画画、拍球、拿筷子吃饭等等,还能用手与人沟通。

在美术领域,手除了能执笔绘画,还能当成一种绘画的工具呢!《创意手形画》就是借用手的各种姿态来想象和创作出各种活灵活现、生动可爱的动物造型。本微课作品旨在向孩子们介绍一种创作方式,给孩子多一种创作灵感,启发幼儿从手形上去联想和想象,通过描画、添画,完成一幅幅独一无二的创意作品。

教学需求分析:

一、适用对象分析


《创意手形画》这一节微课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在绘画方面的技能已经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对于线条的把握更加准确到位了,能将心中想法付诸于画纸。大班幼儿对于生活中各种常见动物的观察了解也比较丰富全面,也有不少画动物的经验,所以能用借形想象的方式来表现。本节微课所展示的图片都是经过教师的再加工,来源于大班幼儿的实践,便于幼儿观察、理解和借鉴。

二、学习内容分析


借形想象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挖掘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学习借形想象的多种方式,那么,幼儿的想象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本活动中的照片均是教师直接拍摄选取于大班幼儿的学习创作过程,经过再加工和后期制作,更便于幼儿观察、欣赏和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中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手形描画加工成小动物。

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喜好进行颜色搭配,大胆装饰。

3、在绘画中感知人与动物的息息相关,产生爱护动物的感情。

目标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培养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微课启发幼儿借形想象,创作出各种动物造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谜面: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

2.问:我们的手能做些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用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之一——手。)

二、出示各种手形图,引发幼儿思考。

1.师:这些是小朋友用手做出来的动作,看看他们像什么?(有的像孔雀头、有的像小兔耳朵、有的像恐龙的身体和腿等等。)

2.根据想象结果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进行观察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和提问引导幼儿借由手形联想到动物的外形,充分揭示本课的主题——借形想象。)

三、通过图示,学习创作方法。

1.师:我们把这些手形描画下来,再添画加工一番,就能变出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啦。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2.教师边出示绘画步骤图边讲解创作方法:

(1)将手形轮廓描画下来。

(2)一步步添画成完整的小动物造型,还可适当添画背景。

(3)根据动物特征和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幼儿绘画过程图,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以手形为工具和创作灵感的绘画方式。)

四、幼儿作品欣赏

 展示幼儿的多幅借形想象画成品,教师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绘画成品,让幼儿直接看到作品的完成效果,既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又明确了绘画的任务和目标。)

学习指导:


幼儿应具备一定的线条画技巧,对各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能用线条表现多种小动物。

创意手形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