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小鸡破壳前在壳内的状态。
2.能大胆的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并能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出来。
3.体验小鸡出壳时的愉快情绪。
重点:大胆的想象小鸡破壳前在壳内的状态。
难点:能大胆的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并能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鸡出壳》PPT;《小鸡走》音乐;小鸡胸贴每位幼儿一个、彩色圈每位幼儿一个、春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母鸡也出来孵蛋了。
——会是谁在蛋宝宝里呢?(小鸡)
——蛋壳是小鸡的房子,它和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椭圆的、没有门、没有窗户)
——那么小鸡在蛋壳里会有什么感觉呢?(动不了只能轻轻的做动作)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我们都是蛋壳里的小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离开蛋壳。
(二)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小鸡破壳前在壳内的状态。
——请小朋友想一想小鸡宝宝在黑黑的蛋壳里会做什么事情?(睡觉、揉眼睛、动动头、动动身体、动动脚……)
——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做一做吧!
(三)能大胆的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并能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出来。
——我们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小小的蛋壳已经快装不下我们了。
——听妈妈是怎么说的。
——想一想我们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可以帮助我们从蛋壳种出来呢?(幼儿回答教师按顺序排好,尖嘴放在最后)
——幼儿说一个,集体跟着模仿一下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音乐弹3遍最后弹重音,破壳而出)
——裂痕裂的越来越大,(教师)我把壳啄破了,我的嘴巴露出来了,我的头露出来了,呀!我的身体也出来了,哎呀!我终于从壳里出来了(一起欢呼)
——最后播放一群小鸡在草地上玩放音乐,捉虫子
——啊!我们终于出来了,快一点活动活动身体吧!
——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到草地上去找虫子吧!吃饱了再去找妈妈。(放音乐教师带幼儿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以唱歌的形式比较多,而《小鸡出壳》则是一个很有趣的音乐律动活动,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想象了很多的方式来上这节课,为此在课前我还做了一些准备,整个活动感觉效果还是蛮好的。
这节课的目标是要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及出壳后的生长过程以及尝试跟着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一只还未出世的小鸡图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想这是什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后,我开始慢慢引导这是一只未出世的小鸡并提问“你知道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吗?”幼儿开始热烈的讨论,答案五花八门,很有意思,这时我开始出示一幅幅图片,从还是一个蛋的时候到后天小鸡慢慢出壳的一系列动作等等,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幼儿很快能跟着我的引导说一说小鸡出壳的顺序。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观察、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了解了小鸡出壳的全过程之后,我开始了律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音乐是我提前就准备好的,我将自己弹奏的曲子录音录下来。在音乐声起的一开始,我戴上头饰为幼儿进行示范,让幼儿观察我做了些什么动作,当我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幼儿觉得很好玩很有趣,他们随着我的示范也开始模仿着动起来的了,于是我边做边说了小鸡出壳的顺序,加深了幼儿的印象。接着请幼儿跟着我做,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小鸡,在蛋壳里和出壳后的一些动作,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模仿能力也很强,一会就能跟着我做一做这些简单的律动。
为了加强幼儿的印象,我又换了一种方式,让幼儿坐在彩色的圈中,当音乐声起,幼儿开始慢慢的演示小鸡出壳的顺序,在这个环节中将幼儿的兴趣推向了高潮,个个都争着想要到大纸箱里变成一只小鸡。
整个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对于音乐律动很感兴趣,其实平时很多音乐课我们都会让幼儿配上一些动作来学习,那样学唱歌曲的效果也比较好,不会那么单一。而这次律动活动幼儿又非常感兴趣,并且活动内容适合托班幼儿,比较简单。因此活动的效果也是蛮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的示范可能会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幼儿大多是按照我的动作来做,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