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大班科学活动《永不言败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发现不同的排序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

2.能细心观察,大胆尝试,乐意用符号、数字和语言清楚表达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学习毛毛虫善于动脑的良好品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

2.操作记录卡一张,鳄鱼、犀牛、猴子、毛毛虫、长颈鹿图片各5张,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长短、轻重标记,磁钉若干

3.幼儿操作材料 (鳄鱼、犀牛、猴子、毛毛虫、长颈鹿)、记录卡、铅笔、材料篮每人一套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自主探索排序方法,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过程:

来,宝贝儿们,轻轻找一个位置坐好。小朋友们好!(方老师好!)瞧,孩子们,后来还有许多的客人老师呢?我们和她们打个招呼吧!(真棒!)

一、导入活动――利用动物争霸赛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森林里正举行动物争霸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好!闭上眼睛、念上咒语,出发吧!(播放音乐库企企)

睁开眼睛,比赛现场已经到了!我们从哪里可以知道今年动物争霸赛的比赛内容?(广告栏)。真棒!瞧!上面写着:比赛内容:评选长相最特别的小动物!这个明白吗?它说明今年的动物争霸赛主要是比小动物们最明显的特征。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动物卡片自主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排序

1.出示参赛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特征

广告一贴出,就吸引来了一群小动物。(PPT)这些小动物大家都认识吗?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犀牛你好!猴子你好!鳄鱼你好!毛毛虫你好!长颈鹿你好!)

你觉得这些小动物谁会得冠军?你觉得它哪个特征最明显?你觉得它会和其他小动物们比什么?为什么?(观察得真仔细!这此特征都好明显,真的个个都有可能噢!)

2.利用动物的不同特征,幼儿自由探索排序

小动物们还在准备!这样,我们先来猜猜看到底谁会得冠军好吗?

瞧!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记录表。(PPT)

待会儿,请小朋友先取出篮子里的小动物卡片,仔细想一想、排一排每一只小动物会和其他朋友比什么,比赛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最后,把你的比赛方法和比赛结果都记录在记录表中。

比如:刚才小朋友讲长颈鹿会和朋友比高矮,那么我们先在“排序方法”的下面的表格里画上“从高到矮”的标记;然后根据我们排列的结果,在每只小动物们下面的表格里写上小动物们得到的名次,第一名就写数字1,第二名就写数字2,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同样的道理。

记录完一种方法后,再想想看另一种小动物会和朋友们比什么?同样也把你的排列方法和结果记录在下一行表格中。明白了吗?

好!我们开始比赛!看谁排得快,记得好!开始!

(幼儿自由尝试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3.统计第一次尝试结果

好了,孩子们!谁来告诉方老师,你记录的是哪只小动物和朋友们比赛?用了什么比赛方法?(从高到矮),比赛结果是怎么样的?(教师记录幼儿第一次尝试结果)

还有吗?

有和他不同意见的吗?

还有其他意见吗?

现在我们一起数数,小朋友们找到了几种比赛方法?

4.验证第一次尝试结果

究竟比赛结果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看吧!

(1)验证高矮排序

比赛正式开始了!长颈鹿首先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们就来比比谁的个子最高!

它的话刚说完,所有小动物就赶快找到一棵大树比起来。瞧!小动物们已经站好了!谁来告诉方老师,第一轮比赛中,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果是怎样的?

其他孩子同意吗?好!我们把这次的比赛结果记录下来吧!你们来说,我来记,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第四名是,第五名是。看看!我们刚才猜对了吗?

欢迎我们!

好!现在我们一起大声宣布:这一轮比赛的胜利者就是:长颈鹿!欢迎它!(库企企)

(2)验证嘴巴大小排序

这时,鳄鱼站了出来,它会要求比什么呢?(我们应该比比谁的嘴巴最大?)

可是,嘴巴大小怎么比较呢?鳄鱼拍拍脑袋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每人都去咬一个皮球,谁能咬到最大的皮球,它的嘴巴肯定就最大!于是,所有小动物赶快去咬了一个皮球回来。现在请小朋友们赶紧看看,按照嘴巴从大到小的顺序,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谁来告诉方老师?这样!请男小朋友一起告诉方老师,按照嘴巴从大到小的顺序,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果是:……。(记录表)

这个结果和我们刚才猜想的一样吗?刚才我们猜想的是:……。第几个和第几个错了?第几个应该是?第几个应该是?好了,改好了!

好!现在我们一起大声宣布:这一轮比赛的胜利者就是:鳄鱼!(欢迎鳄鱼!)(库企企)

(3)验证尾巴长短排序

一旁的小猴忍不住了,它会要求比赛什么呢?(我们应该比比谁的尾巴最长?)

所有小动物使劲翘起了小尾巴,小猴找来一条绳子认真地量起来。“鳄鱼的,长颈鹿的,毛毛虫的,犀牛的,还有我自己的!小朋友们!按照尾巴从长到短的顺序,我们的比赛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谁来告诉小猴子,按照尾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的比赛结果又变成了什么样儿?

这样,女孩子们起立!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一起大声告诉小猴子!(教师记录)

真棒!谢谢你们!诶!这个结果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好!我们来改正下!第一个一样吗?第二个一样吗?不一样,应该是什么?

好!改好了!好!现在我们一起大声宣布:这一轮的比赛胜利者就是:小猴!(欢迎它)(库企企)

(4)验证身体重量排序

看到这样的结果,犀牛着急了!它会说什么?(我们应该比比谁的身体最重?我还带来了工具。)它带来了什么工具?(跷跷板和石头)

它打算怎样测量小动物的重量呢?(小动物站在跷跷板的一边,然后在另一边放石头,但两边一样高时,就表示小动物和石头的重量一样重。我们就可以用数石头的方法,来看看谁最重!)

小动物们依次站到跷跷板上进行了测量。谁来告诉方老师,小动物们分别和几块石头一样重?(幼儿自由)

小动物的体重我们都清楚了,那么请小朋友们告诉我,按照身体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果又是怎样呢?谁来?

这样!全体小朋友大声告诉方老师,我来记录下来,好吗?

(按照身体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第一名是,第二名是,……)

这种比赛方法我们刚才没有想到,犀牛真是太厉害了!现在我们一起宣布,这一轮比赛的胜利者就是:犀牛!欢迎!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逆向排序

1.初步建构逆向排序概念

经过4轮比赛,长颈鹿、鳄鱼、小猴、犀牛分别得到了一次第一名,心里好得意!正在这时,毛毛虫看了看比赛结果,大声说道:“哈哈!我可以得4个第一!”

小朋友,毛毛虫为什么说它可以得4个第一,它的办法是什么?

我们也来看看比赛记录表,我明白了!有小朋友明白了吗?

(每次都是从最高、最大、是长、最重的开始,现在我们可以倒着来,从矮到高,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轻到重。)

2.师生共同比赛逆向排序

按照这4种方法,毛毛虫真的可以得4个第一吗?我们一起来摆摆看。这次我们比比看,谁摆得最快最好!

准备好了吗?第一种方法:从矮到高,开始!一起告诉方老师,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第四名是,第五名!

好!不错!再来!第二种方法:嘴巴从小到大,开始!来!一起把比赛结果大声告诉小动物们!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

准备,第三种方法来了,尾巴从短到长!开始!同样,一起把结果大声告诉小动物们!

最后一种方法,身体从轻到重!开始!哇,好快!来,宝贝儿们,大声告诉小动物们比赛结果!摆得太快了!现在方老师请小朋友们迅速把所有小动物卡片送回篮子里去!

3.小结排序规律和毛毛虫遇事勤动脑筋的良好品质

数数看!毛毛虫是不是得了4个第一?那么今天动物擂台赛的冠军应该是谁?(毛毛虫)(欢迎毛毛虫,PPT)

毛毛虫之所有可以反败为胜,它主要是发现了一个秘密?有没有孩子知道是什么秘密?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排序)(PPT)

(虽然一直都是这5只小动物在比赛,但我们却找到了8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而且,排列规律不同,排列结果就会完全不同。我们以后一定要向毛毛虫一样遇到事情换个角度,多动动脑筋,好吗?)

四、拓展与运用

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如果,方老师在幼儿园举行一个洙幼宝贝超级擂台赛(PPT),专门比赛小朋友们最厉害的本事,你想和小朋友们比比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

想得太好了!这样,我们马上到外面去召开我们的“大一班超级擂台赛”吧!来吧!宝贝儿们!跟老师们再见!

大班数学活动《永不言败的毛毛虫》活动反思

在数学领域中排序活动贯穿于各年龄阶段,作为大班的孩子,我们在排序方面应该获得怎样的数学认知?我想,《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的第一个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就明确告诉了我们:对于5-6岁的孩子,一是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二是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基于此,我设计了这节尝试性数学活动,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尝试,自主发现不同的排序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初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并让其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预设活动时,我力求将严谨而枯燥的排序、比较等数学知识蕴藏于美妙的故事中,并期望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学,游戏中学、探索中学,快乐中学。所以,我们说今天的活动,它是一个数学活动,但也是一个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动物,实际就是生活中常常比来比去的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的引领,企盼每一个孩子不仅能初步建构自主创造排序规律的概念,还能感受另一个重要的核心价值――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对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中,我以故事情景“动物争霸赛”为切入口,利用国内著名的邱学华教授所倡导的尝试教学法,通过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以促使其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使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同时,根据大班上期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还比较注重师生互动抛接球的度与量,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归纳和建构。因此,第一次尝试活动中,我没有多余的引导和要求,而是从“预测动物会比什么最明显的特征、比赛结果是什么”入手,引导孩子们自主操作材料,发现多种排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排序。接下来,利用“当小裁判评判小动物比赛”的形式,利用PPT进行第一次尝试活动的验证与提炼。过程中不用生硬的讲解,也不需要刻意的提醒,孩子们比较、排序的经验却在不断建构。在第二次尝试活动中,利用毛毛虫的一句话“我可以得4个第一”,再次激发出孩子们的斗智。孩子们再次思索、尝试,在游戏中,本活动的难点“逆向思维的训练”也就一一克服。同时,在本环节,孩子们也会为毛毛虫的聪明所打动!原来,遇事多动脑筋,换个思维、换个角度,结果竟然截然相反。活动延伸环节的“举办大班孩子争霸赛”,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孩子们在经验建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与运用。我企盼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激发与保持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动机和兴趣,也很好地提升了其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幼儿数学认知的核心价值所在,也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


语音.rar

课件,大班数学永不言败的毛毛虫,乐山洙幼方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