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一、教材讲解

借形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其变成另一物体,对5到6岁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但只要以发散思维的方式打开他们想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打开他们发散思维的方式,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大班美术《奇妙的魔术纸》,通过欣赏魔术纸的变化,然后了解其中的奥秘,再到孩子们自己去表现、创造,为她们尝试对已有画面进行变形想象,大胆创造出新的画面的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大胆绘画能力。

二、目标预设

1.在欣赏魔术中感受魔术纸变化的奇妙。

2.尝试对已有画面进行变形想象,大胆创造出新的画面。

3.体验借形想象的独特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借助已有图形进行大胆想象,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尝试对一种物体进行多种添画的挑战,使它变成......还能变成......

四、活动准备

画有不同画面的魔术纸、欣赏用的魔术纸、水彩笔、投影仪。

五、设计理念

《奇妙的魔术纸》这节美术活动不但可以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使儿童借在原有画面上的添画表现抒发自己内心的意欲和情感。添画对启发儿童智慧,培养儿童创作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他们要对已有的物体形状看得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敢于大胆构思、表达、创造、展示......

六、设计思路

要想让幼儿有更好的表达、创造,首先要引导他们去欣赏,以神奇的“魔术表演”游戏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使它们全神关注的去看,去发现其中的奥秘,然后再带着孩子们一起探讨魔术纸的秘密到底在哪?当孩子们了解魔术纸是通过折叠、再有借形想象进行添画,打开后变成另一物体的秘密之后,他们蠢蠢欲动的表现欲很好的被调动了起来,这时候每人自选一张魔术纸进行创作一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在孩子们创造结束一定要给他们表现、展示的空间“多变的魔术纸”魔术表演,通过伙伴之间魔术表演,让小伙伴之间去权衡一下形象特征是否准确,借物想象是否吻合,布局、位置是否合理,一物与另一物的变化是否谐调等,给孩子们相互评价的机会,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平台。

七、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激发幼儿兴趣

1.多次出示魔术纸:用“××变变变,变成一个××”的句式呈现魔术纸。

师: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边说边打开折叠好的魔术纸。

2. 了解魔术纸可以横着变,也可以竖着变。

(二)共同探讨,借形想象

1.观察发现魔术纸的秘密。

师:魔术纸的秘密藏在哪里?

2.共同探索表现方法。

(打开魔术纸在里面填画,在表演时先合起来,然后边说边打开)

3.小结:打开门添画时一定要和外面的物体连起来,只能在门里画,不能在门外画,魔术才能成功。

(三)幼儿想象,大胆创作

1.出示魔术纸,一一认识纸上的物体。

2.幼儿大胆创作---根据已有物体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四)开展游戏“小小魔术师”

1.轮番打开魔术纸为对方表演。

2.小结:再次欣赏魔术纸  感受魔术纸的多样性

师:这儿还有一些魔术纸,看它能变出什么?

(五)活动延伸

1.老师再次进行“魔术表演”。这次打开变成了一朵立体的花朵,这是什么原因呢?

2.请小朋友回去研究一下,并试着做一做。

奇妙的魔术纸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