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机关幼儿园
中(六)班 张源纾家长
我们利用“幼教三六五平台”平台收看了幼教专家相楠老师主讲的,题目为《妙用家中小物件,巧玩蒙台梭利游戏》的讲座。整个讲座通俗易懂,里面的案例贴近实际,对家长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极具启发意义:
一、废弃物品不乱丢
一个家庭,经常会购买生活物资,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弃物。比如瓶子、袋子、纸箱、蔬菜根茎等等。废弃物多了,家里的卫生就会受影响!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对废弃物的处理比较单调、粗暴,孩子也会缺乏对垃圾二次处理的思维和意识。我们平时就会指导孩子采取一些初级处理,比如快递纸箱用来装自己的玩具;不要的电池收集起来,买来电线、开关、小灯泡等,教孩子接电路。丢弃的物品,纸品做纸品装等等。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就感悟到,废弃物不能乱丢,这样会污染环境,关键还浪费了!
二、发现多种用途
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对幼儿来说,这句话比较不好理解。但是如果经常带领孩子思考一个问题:也就是准备丢的东西,它完好的时候是做什么用的?现在还可以做什么?可能效果会不一样。比如孩子喜欢不倒翁,我们就引导她观察不倒翁的基座,她说像个鸡蛋。于是,我们时不时留下鸡蛋壳,晾干后,带领她自己动手做不倒翁。刚刚开始重心不好处理,多尝试几次后,娃娃就找到了感觉,做的不倒翁也开始站得起来。每次丢东西时,她还会问问可以做个什么小玩意!
三、动手是个好习惯
孩子喜欢动手,这是好事,但五六岁的孩子在动手时,较为缺乏耐心。于是,我们就让孩子自行对废弃物进行加工,时间长短不限,加工造型随意,这样一是避免弄坏好的物品,二是可以让她在动手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家里的卡纸大大小小小,还不规则,丢掉可惜,留着又不能做大样的手工。于是,我们让她把各种卡纸进行简单裁剪,然后用来拼接卡通形象,她很感兴趣。再比如,我们在一张卡纸上,画上格子,然后告诉孩子,如果在吃饭、洗嗽、完成手工作业、待人有礼貌等方面表现好,会奖励她小花朵,攒够一定数量,就可以购买她喜欢的玩具。现在她经常会清点一下红花数量,也会有意识的表现自己,争取奖励!
总体而言,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战场,引导孩子发现家里日常用品的第二个用途,一者可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二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意识,三者可以帮孩子树立发现生活乐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