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班幼儿的家长,对于孩子即将踏入小学的校门,我的心情既欢喜又忧虑。欢喜的是孩子逐渐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一方面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其自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忧虑的是随着角色的转变,肯定会迎刃而来很多问题,如: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否和同学之间相处融洽,会不会贪玩,能不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孩子成绩不好、学习跟不上,然后让其失去学习的动力、缺乏自信。
11月2日晚,通过幼教三六五平台收看了朱水莲老师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让我感受颇多,朱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她所讲述的内容正是我们很多家长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一是要帮助孩子定位好角色,告诉孩子,你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其知道在小学里,可能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有很多科学需要自己去发掘和探索,要多说鼓励的话,让孩子对上小学充满期待;也可以带孩子去小学看一看,让孩子提前感受小学的校园乐趣和学习氛围。
二是要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关键,而这个习惯与我们家长有很大关系,由于工作性质和压力的关系,有些家长养成经常熬夜的习惯,殊不知这对于一个幼小心灵的成长带来很多模仿可能,为此,作为家长,首先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做示范,其次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度过每一个美妙的梦乡,不要被外界嘈杂的声响干扰,这样才能让孩子第二天充满精力的去面对学习和玩乐。
三是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上了小学意味着孩子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原先的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平衡,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在新的集体学习与生活中,与很多小朋友接触和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摩擦和矛盾,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与宽容,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遇到困难自己解决,遵守班级的纪律,关心和爱护集体。
四是要养成整理的习惯,在此次讲座中,朱老师着重提到要帮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每天提醒孩子,晚上睡觉前先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放好作业本、第二天要用的课本以及每天必须的文具。
此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父母的忧虑和担心不但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身心与情绪,所以说家长和孩子都要摆正心态,提前做好孩子幼小衔接的一些准备工作,让孩子能顺利的进入小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