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倾泻进奶白色的墙面,床头的闹钟还在熟睡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唤醒了酣睡的早晨。“妈妈,赫尔伯特的羊毛是怎么做成围巾的呀?”我揉了揉眼,试图睁开,却看见一个同样睡眼惺忪的他坐在床头,充满好奇,一动不动地对我望着。“羊毛可以用机器加工成毛线,然后用棒针织成围巾。”我思考过几秒钟之后回答。“那棒针是什么?是打针用的吗?”“棒针不是打针用的,是用木头做的,是一根长长的……”就这样,我们母子在这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开启了崭新的一天。

或许你会好奇赫尔伯特是谁?那是一只有个性的小绵羊,它经常出现在我和儿子睡觉前的故事书里,当然它也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乡里。

我是一名普通的八零后妈妈,我的儿子今年四周岁了,我和老公白天要工作,一天之中能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期望着能做一位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家长,那么高质量陪伴需要做哪些事呢?在百度上得到答案是:亲子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拓宽孩子的视野,更能为孩子在今后识字、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打下基础。于是我给儿子买了好多书,准备开启我的高质量陪伴之旅,并想象着儿子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站在领奖台上自信的样子。然而亲子阅读的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儿子不喜欢我买的书,他会把书卷成望远镜,偷偷看我生气的表情,甚至还故意把书撕坏!那时的我被他气得想把书通通扔掉,但是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我越生气情况就越糟。没有办法,我只好投其所好,给他重新买了几本关于托马斯小火车的书,这下他才愿意看。取得这一重大突破的我喜出望外,每天一回家就给儿子讲小火车的故事。

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会问我“什么是蒸汽火车?”又问我“为什么高铁开的快?”天哪!为什么一本小火车的故事书会涉及这么多我不会的知识点。就在我准备敷衍过去的时候,老公帮我解了围。并且老公还提醒我,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敷衍了事,我们家长也需要更多的学习以应对孩子各种奇思妙想的疑问。老公真是文化人,一句更多的学习开启了我们一家的集体探秘之旅。在之后我们还一起解答过,为什么冒烟冰淇淋会冒烟?为什么妈妈钱包里的钱会比爸爸多。

通过小火车故事书的过渡,儿子已经喜欢上了听故事。可是光靠听故事怎么发展孩子的识字、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呢?我在一本故事书的前言找到了答案。从那以后一字一句的指读和绘声绘色地表达成了我们亲子阅读共同的家庭作业,我开始学习区分边音l和鼻音n的发音,开始注重语句的停顿和连贯。积累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儿子会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有时连老公也说:“你模仿猪的叫声好逼真,哈哈哈哈”

对讲故事越来越自信的我,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挖掘故事的灵魂。让故事内容更贴近生活,一场说来就来的故事剧在我们家随时都有可能上演。

1542857582791108.png

最后我想说,一个带着功利心去陪伴孩子的新手妈妈并没有培养出一个识字能力强,语言表达好,逻辑思维厉害的孩子,反倒是成就了一个成长型妈妈。陪伴儿子亲子阅读的时光里,让我成长了,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打骂孩子。我爱上了学习,对未知充满探求精神。我语言变得生动了,更自信于表达。

“妈妈,为什么赫尔伯特要把羊毛做成围巾啊?”“因为一团羊毛可以温暖自己,而做成围巾,可以温暖更多人。”